English

质量问题马虎不得

1999-02-01 来源:光明日报 陆彩荣 我有话说

质量关乎民生,关乎国家经济增长的效益,关乎国家的声誉,从一定意义上说,质量是中国的生命

重庆綦江上的一座桥垮了,40个生命随之凄然而逝。

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带着江总书记的关怀,赶往重庆的医院看望伤员。“我的心中只有愧疚和不安,我直说对不起,工作没做好,我们还能说什么呢?”俞部长后来说。善良的受伤的人们,即使躺在病床上了,还对俞部长说:“不怪你们,怪下面的人。”

其实,綦江事件决不是孤立的。这之前,一个阳台塌了,死了2人,其他桥施工也已死了10多个生命了。云南昆禄公路,虽然没有死人,但那种“豆腐渣工程”,让人如何放心。成都一个港商开发的瑞士花园,门一抠就破,墙一碰就掉灰,老百姓找开发商讨个说法,他甩出一句让人寒心的话:“你跟我说说,哪个工程没有问题?”

质量,这个最最基本的问题,成了最最让人头痛的问题。质量问题,百年大计。话好说,但做起来怎么就那么难?同样是拱桥,赵州桥都1000多年的历史了,至今还没有倒,綦江上的拱桥,才二三年功夫,怎么就垮了?

为什么在我们整天强调招投标、强调质量监督、工程监理的时候,质量问题还是频频发生?为什么我们出台了那么多法律、法规,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,事故还是不断?

这决不仅仅是技术问题。以今天的科技水平,今天的施工技术,质量决不至于出问题。我们每年都会产生一大批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———鲁班奖工程。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质量问题频仍?是改革开放错了吗?改革开放20年了,中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,中国的建筑队伍打出了国门。是改革开放赋予中国以生机,给了中国巨大的活力!没有改革开放,没有国家的发展,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工程,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机会,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农民走出家门,走进城市的工地,在建设国家的同时,也为自己开辟了致富的渠道。

在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型过程中,在我们的社会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键全、法制还没有完善的时候,太多的商机,令那些在计划经济时代过惯了穷日子,没有尝过富滋味,而如今手中有了一些权力,经不起诱惑的人们,为了自己的“富裕”,为了小集体、小圈子的“利益”与“幸福”,奋而不顾“国家之利”、奋而不顾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了。

道德的沦丧,责任心的缺失,正是这些诱惑引起的。而这些沦丧的道德、缺失的责任心就直接造成了工程质量的千疮百孔。当设计、施工人员只认钱,不认“人”的时候,问题还会少吗?当施工过程中,层层转包、分包,层层揩工程油的时候,事故还会远吗?90年代以来,四川德阳、福建的房倾人亡事故,记忆中的烟尘还未散去,綦江的桥又跟着垮了,教训太多了。

有关部门统计,1998年与1997年相比,在住房投诉中,质量投诉增长59.5%,计量投诉增长147.6%,欺诈投诉增长31.5%,合计增长51%。住房质量成了老百姓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。

建设部部长俞正声曾痛心疾首地向他的部下发问:“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了几十年的血汗钱,才买得起一套住房,而这些房子中问题百出,如果我们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再不站出来,认真地管一管这些问题,我们怎么对得起老百姓?国泰民安拿什么去保证?”

工程质量问题主要根由在哪里?在腐败!

我们不是没有《建筑法》,这一建筑行业的大法经全国人大通过,已经实行有年了,但可惜的是,我们却没有严格的执法。

我们不是没有资质审查,一级、二级,甲级、乙级,论证,颁证早就实行了,市场准入也在实施,但可悲的是,我们的审查一过,就会万事大吉,缺少跟踪监督。

我们也不是没有质量责任制,赔偿、罚款,一应俱全,但遗憾的是,我们却没有落实到人,处罚到人。

正如建筑专家们所说,我们有了一整套法规、制度、标准,但我们对这些法规、制度、标准的监督乏力,刚性不够。在建筑领域,不能再用法制不全做为搪塞之辞了,这不是理由!

都江堰工程多少年了?广西的灵渠多少代了?我们从史书上知道,那时没有这么多法规、制度、标准,有的只是出问题要以身家性命负责,清朝甚至要追究四级官吏的责任。这倒应了一句古语:严是爱,松是害!

现代化中国的建设不能没有质量的保证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不能没有质量的基础。如果20世纪末,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,带来的是一大堆问题工程,历史将如何评说?

质量关乎民生,关乎国家经济增长的效益,关乎国家的声誉,从一定意义上说,质量是中国的生命。没有质量的产品是劣质产品;没有质量的工程是灾难性工程;没有质量的经济是无效的经济。质量问题,马虎不得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